发布于 2025-05-14
5295次浏览
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1.40岁以上有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要定期检查血小板凝集功能。
2.避免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
3.不吸烟、不饮酒,避免与各种有害的化学和物理因素接触。
4.控制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等),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等。二级预防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出现了脑血管病后预防复发的过程,应定期进行血脂、血糖测定,对早期病例进行及时治疗,定期复查。具体方法如下:调整危险因素1.预防高血压:保持血压正常。
2.禁止吸烟:吸烟能增加高血压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血细胞比容,使血黏度增高。调整饮食切勿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饮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避免酗酒:酒精可以增高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含量,滥用酒精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导致反跳性血小板增多。
4.降低胆固醇。
5.控制钠摄入:摄入钠增多可引起高血压。
6.控制血糖。
7.加强体育锻炼。
8.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化。调整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的黏度,可以遵医嘱使用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