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753次浏览
卡他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多发生于感冒后、乘坐飞机下降或潜水时,病因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等。
卡他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黏液。多发生于感冒后、乘坐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其病因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中耳气压,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如果咽鼓管功能障碍,如咽鼓管狭窄、闭锁、堵塞等,就会导致中耳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从而引起卡他性中耳炎。
感染:感冒、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卡他性中耳炎。此外,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也可并发本病。
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可导致咽鼓管黏膜水肿,从而引起卡他性中耳炎。此外,中耳局部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生。
其他:擤鼻涕方法不正确、吸烟、中耳气压伤等也可导致卡他性中耳炎。
卡他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部疼痛、眩晕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卡他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听力。
对于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咽鼓管吹张:通过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等方法,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
鼓膜穿刺抽液:如果中耳积液较多,可进行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切开术:如果鼓膜穿刺抽液后积液仍较多,可进行鼓膜切开术。
鼓室置管术:对于病情迁延不愈、中耳积液黏稠的患者,可进行鼓室置管术,以保持中耳引流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等。此外,对于儿童患者,应特别关注其听力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下降等问题。
总之,卡他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等,以预防卡他性中耳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