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赛氏指甲一定肾衰竭

6412次浏览

林赛氏指甲可能是肾衰竭的警示信号,但不是唯一原因,需及时就医检查。

林赛氏指甲不一定会导致肾衰竭,但是可能是肾衰竭的一个警示信号。

林赛氏指甲,又叫双色指甲,表现为指甲靠近甲床的一半呈粉红色或褐色,而靠近游离缘的一半呈白色。这种指甲通常是由于指甲下面的血流供应中断引起的,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慢性肾衰竭、糖尿病、心脏病等。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指甲的变化是肾衰竭的一个常见症状之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林赛氏指甲并不是肾衰竭的特异性指标,也就是说,指甲出现这种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肾衰竭,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除了肾衰竭,其他可能导致林赛氏指甲的原因还包括: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铁、钙等营养物质,可能影响指甲的生长和健康。

感染:某些真菌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影响指甲的结构和颜色。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导致指甲和其他部位的炎症和损伤。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对指甲的生长和外观产生影响。

其他健康问题:如严重的肺部疾病、严重的心脏病、严重的贫血等,也可能导致指甲的变化。

如果发现指甲出现林赛氏指甲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指甲变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肾衰竭、糖尿病、心脏病等,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非常重要。医生会密切关注这些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指甲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护整体健康也非常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如果你对自己的健康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林赛氏指甲可能是肾衰竭的一个警示信号,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对于诊断和治疗指甲异常以及潜在的健康问题非常重要。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和管理各种慢性疾病。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林赛氏指甲和正常对比?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林赛氏指甲一般见于尿毒症等肾脏疾病,指甲近端为白色,远端为粉红色或棕褐色,有明显的对半区分界线。正常指甲一般为淡粉色,色泽光滑。建议:您可以到公立三甲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自身的健康状态。
林赛氏指甲和正常对比?
刘春宜 主治医师
襄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甲床呈粉红色,且厚度适中,不会出现断层或裂开的现象,而林赛氏指甲靠近指甲根部的位置呈白色,而靠近指尖的部位呈粉红色或褐色,且临床上将其称为两截甲,一般多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身上。
林赛氏指甲和正常指甲有什么区别?
王梅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三甲
林赛氏指甲,指的是在指甲近甲尖处一半呈现粉红色或褐色,而近甲状则表现为一半呈白色,故这种指甲又名两截甲。林赛氏指甲,指的是在指甲近甲尖处一半呈现粉红色或褐色,而近甲状则表现为一半呈白色,故这种指甲又名两截甲。林赛式指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被分为上下颜色不同的两节,正常指甲在靠近根部的地方会有一个呈弧形的
林赛氏指甲有什么症状?
王梅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三甲
林赛氏指甲是指甲近甲尖的一半呈粉红色或褐色,近甲状表现的一半呈白色,这种指甲又名两截甲,可能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迹象,可以查血查肾功能查一下的,不要单纯的看指甲的情况,请结合查血的结果。林赛氏指甲一般是出现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多年肾衰的表现,化验可以发现明显的肾功能不全。因为即使是林
大拇指甲有白色块?
王中志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三级
大拇指甲有白色块可能是营养不良所致,也可能与甲真菌病、肾性贫血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病因治疗,具体如下: 1、营养不良 过度偏食、节食,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如钙、锌等,使大拇指甲出现白色斑点。 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测定,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补充营养,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能较
白甲症是什么症状
王中志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三级
白甲症可能会出现点滴状白甲、横向指甲白纹、泰瑞氏指甲以及林赛氏指甲等症状,具体如下: 1、点滴状白甲 白甲症患者由于指甲正常过程中甲皮或甲母质受到轻度外伤,导致甲基质角化异常,造成指甲上出现不透明白点,常有单个或多个不规则分布。 2、横向指甲白纹 患者由于血中白蛋白含量较低,引起甲床循环不良或水肿导
指甲前端一圈白色是不是肾炎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指甲前端一圈白色与肾炎可能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仅凭这一症状确诊肾炎,需进一步检查。 指甲前端一圈白色与肾炎可能有一定的关联,但不能仅凭这一症状就确诊肾炎。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具体分析: 指甲前端一圈白色,在医学上称为“白甲症”。引起白甲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1.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林赛氏指甲一定肾衰竭
林秀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林赛氏指甲是指靠近指尖的一半指甲,呈粉红色或者是褐色,另一半指甲呈白色,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就是肾衰竭。肾衰竭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肌酐,尿素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伴随有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评估肾脏功能还可以通过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肌酐、胱
白甲症是什么症状
张素洁 副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三甲
白甲症可能会出现点滴状白甲、横向指甲白纹、泰瑞氏指甲以及林赛氏指甲等症状,具体如下: 1、点滴状白甲 白甲症患者由于指甲正常过程中甲皮或甲母质受到轻度外伤,导致甲基质角化异常,造成指甲上出现不透明白点,常有单个或多个不规则分布。 2、横向指甲白纹 患者由于血中白蛋白含量较低,引起甲床循环不良或水肿导
白甲症是什么症状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白甲症可能会出现点滴状白甲、横向指甲白纹、泰瑞氏指甲以及林赛氏指甲等症状,具体如下: 1、点滴状白甲 白甲症患者由于指甲正常过程中甲皮或甲母质受到轻度外伤,导致甲基质角化异常,造成指甲上出现不透明白点,常有单个或多个不规则分布。 2、横向指甲白纹 患者由于血中白蛋白含量较低,引起甲床循环不良或水肿导
怎么延缓肾衰竭的发生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拖住肾衰竭的脚步需要做好以下这四件事:第一、明确诊断病理类型,病理类型比较严重,发生肾衰竭的可能性就比较多,而且预后一般也比较差的,所以要注重肾病类型的诊断。第二、稳定蛋白尿,防止病情复发,这也是要做的第二项重要的事情。蛋白尿是IgA肾病典型的症状之一,所以控制IgA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维持要低于1g以下,
膜性肾病容易发展成肾衰竭和尿毒症吗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膜性肾病离肾衰竭、尿毒症与其它各种肾病一样,治疗反应对病情的发展趋势起到最为决定性的作用,大部分的膜性肾病治疗后,只要能获得缓解就不易发生尿毒症。膜性肾病完全缓解,蛋白小于0.3g每天,间隔至少一周两次达到这个标准,血清白蛋白正常、肌酐正常,膜性肾病部分缓解的情况下是尿蛋白下降大于50%,同时尿蛋白的定量是在0.3-3.5g之间,间隔至少
慢性肾衰竭好发于哪些人群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好发于老年人、长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个体,比如多囊肾等,所以重视这种疾病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原发病不让其发展或者延缓发展是医务工作者要做的,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听从医嘱,定期检查、定期化验,慢性肾衰竭在中国来讲,就是糖尿病肾病已经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疾病。所
正常人怎样预防肾衰竭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正常人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预防肾衰竭,具体有以下方法:一、饮食调理,不要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不要滥用药物造成肾脏损害;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把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摄入牛肉、蛋类等优质蛋白质。二、生活方式调理,注意不要熬夜和过度疲劳,调理情绪。三、调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内科疾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护理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护理,要把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不要吃含钠盐较高的食物,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如腌制食品中的咸肉、腊肉、咸菜等。二、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油炸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三、不能吃含磷过高的食物,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而引发并发症,如菠菜。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饮食要注意清淡、
肾衰竭忌食什么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肾衰竭饮食谨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避免吃含钠盐较高过咸食物,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如避免吃腌制食品、咸肉、腊肉、咸菜等。二、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或油炸之食品,戒烟戒酒。三、不能吃含鳞高食物,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其他疾病出现,如菠菜。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皮儿等。五、需要及时优质蛋白饮食及新鲜蔬菜水果,如猪肉、鸡肉、牛奶
免费咨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