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633次浏览
白喉性心肌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以及病原学检查,包括病史、症状、心电图、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心脏超声心动图等。
白喉性心肌炎是白喉杆菌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常发生于白喉流行时,最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以及病原学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以下是诊断白喉性心肌炎的具体方法:
1.病史:患者有白喉接触史或白喉流行区居住史。
2.临床表现:
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乏力、多汗、心悸、苍白等非特异性症状。
重者可出现气急、端坐呼吸、下肢水肿、肝大等心力衰竭症状,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
3.心电图改变:
常见的有ST-T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
4.病原学检查:
取咽拭子、假膜边缘组织或脱落上皮细胞涂片,用美蓝或奈瑟染色,找到白喉杆菌。
或用荧光标记白喉抗毒素作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找到白喉杆菌。
或用白喉杆菌培养分离出白喉杆菌。
5.血清学检查:
检测白喉毒素中和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6.心脏超声心动图:
可发现心肌损害的证据,如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室壁运动异常等。
需要注意的是,白喉性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病原学检查等多种因素。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白喉性心肌炎,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白喉的发生,如有必要,可提前接种白喉疫苗。同时,对于出现可疑症状的特殊人群,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