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8599次浏览
十二指肠淤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进食后1小时左右发作,恶心、呕吐胆汁样物,常于俯卧位、左侧卧位时缓解,症状呈慢性间歇性发作,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X线检查、CT或MRI检查、超声检查等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阻塞,以致十二指肠阻塞部位的近端扩张、食糜壅积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症状,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常于俯卧位、左侧卧位时缓解。症状呈慢性间歇性发作,逐渐加重。少数患者可在餐后数小时发生急性呕吐,这是由于餐后胃窦、十二指肠逆蠕动,以及十二指肠腔内压力升高,压迫十二指肠第三段所致。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十二指肠淤滞症?
1.X线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可了解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扩张程度,以及有无压迫、移位等。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更清晰地显示十二指肠黏膜,有助于发现十二指肠的病变。
2.CT或MRI检查
可了解十二指肠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3.超声检查
可观察十二指肠的蠕动情况,以及有无扩张、积液等。
治疗十二指肠淤滞症的方法有哪些?
1.保守治疗
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体位治疗:患者可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以减轻十二指肠的压力。
药物治疗: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等,以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淤滞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和体位调整,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十二指肠淤滞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可通过多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