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1
3393次浏览
止点性跟腱炎好发于跟腱止点上方2~6厘米处,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多发,主要保守治疗方法有休息、冰敷、药物、物理、拉伸训练、支具固定等,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注意治疗方法。
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长约15厘米,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群与跟骨,主要功能是负责跖屈踝关节,完成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跟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腱鞘,活动时跟腱与跟骨结节反复摩擦,容易发生损伤,导致跟腱炎。跟腱炎可分为非止点性跟腱炎和止点性跟腱炎,其中止点性跟腱炎较常见,好发于跟腱止点上方2~6厘米处,多见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
止点性跟腱炎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休息:停止运动,让跟腱得到充分休息,缓解炎症和疼痛。
2.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跟腱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可减轻炎症和疼痛。
3.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膏、辣椒碱乳膏等,也可减轻疼痛。
4.物理治疗:采用超声波、电疗、磁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5.拉伸训练:进行跟腱的拉伸训练,可增强跟腱的柔韧性和力量,预防跟腱再次受伤。
6.支具固定:使用跟腱靴或支具固定跟腱,限制跟腱的活动,减轻炎症和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止点性跟腱炎患者。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预防止点性跟腱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包括合理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跟腱保暖等。
总之,止点性跟腱炎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拉伸训练和支具固定等。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同时应注意预防跟腱炎的发生。如果症状加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