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3359次浏览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食行为不当、疾病、气候、缺乏运动、药物和环境等方面。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小儿厌食症是怎么引起的呢?
饮食不规律:饮食无规律,儿童不能定时进食,进食时间延长或缩短,以及零食过多等,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节律,导致消化液分泌异常,食欲减退。
饮食行为:家长喂养不当,孩子饮食不定时、过食冷饮或肥甘厚味之品,以及吃饭时训斥、打骂孩子,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引起厌食。
疾病: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如急慢性感染、佝偻并贫血、寄生虫病、缺锌等。
气候:天气过热或湿度过大,可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导致孩子食欲不振。
缺乏运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活动量过少,缺乏运动,能量消耗过低,导致食欲减退。
药物:某些药物,如红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以及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环境:孩子生活环境改变、家庭不和、父母离异、恐吓、打骂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食欲减退或拒食。
总之,小儿厌食症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规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喂养和滥用药物。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如果孩子出现厌食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