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3956次浏览
大肠息肉起病隐匿,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息肉逐渐长大,可能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息肉起病隐匿,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息肉的逐渐长大,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便血:为鲜血、暗红色血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可大可小。
2.大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
3.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沟槽等。
4.腹痛:多为腹部隐痛,位置不固定。
5.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6.肠梗阻:息肉较大或多发时,可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
7.其他:如贫血、消瘦、乏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也不具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年龄较大、有大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病理类型等因素决定。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厘米、带蒂、表面光滑的息肉,可在内镜下直接切除;直径大于1厘米、广基、无蒂或形态不规则的息肉,多需手术治疗。切除后的息肉应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总之,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大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