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4534次浏览
脑性瘫痪的常见类型包括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智力等功能。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病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运动功能、智力、语言、视听觉等。以下是关于小儿脑性瘫痪常见类型的介绍:
1.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患儿常出现双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2.不随意运动型:约占脑瘫患儿的25%,主要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可累及头、颈、上肢、躯干及下肢。患儿常出现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等。
3.共济失调型:约占脑瘫患儿的10%,主要表现为平衡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基底宽,醉汉样摇晃。患儿常出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
4.强直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肌肉强直,活动减少。患儿常出现角弓反张、蛙位等。
5.肌张力低下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活动减少。患儿常出现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等运动发育迟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6.混合型: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脑瘫表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怀疑孩子有脑性瘫痪或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脑性瘫痪的治疗需要综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