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4346次浏览
脑瘫主要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其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治疗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需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长期治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很重要。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脑瘫主要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
根据分型,回答如下:
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常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出生时窒息、缺氧、核黄疸等高危因素的患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治疗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不随意运动型:约占脑瘫患儿的15%~20%,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不协调的运动,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等。常见于核黄疸、胆红素脑病、胎儿期脑损伤等患儿。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治疗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共济失调型:约占脑瘫患儿的5%~10%,主要表现为平衡功能障碍、步态异常、意向性震颤等。常见于小脑发育不良、脑积水等患儿。共济失调型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治疗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强直型:约占脑瘫患儿的5%~10%,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活动减少、被动运动时呈折刀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常见于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患儿。强直型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治疗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肌张力低下型:约占脑瘫患儿的5%~10%,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运动减少、反射减弱。常见于严重的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患儿。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治疗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混合型:约占脑瘫患儿的10%~20%,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脑瘫表现。混合型脑瘫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脑瘫的治疗需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长期治疗。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