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1630次浏览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需注意控制血压、避免诱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预防感染等。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以后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等。
目前,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如心脏扩大明显、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血压水平、心功能状态、合并疾病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药,保持血压稳定。
2.避免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饮食应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避免过饱。
4.戒烟限酒,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5.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6.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如有感染应及时治疗。
7.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了解心脏功能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