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2638次浏览
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以下是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一些重要信息:
1.什么是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综合征。其特点为前胸阵发性的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2.病因
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逐渐积聚,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
血管痉挛:冠状动脉可能会突然收缩,减少血液供应。
其他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3.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胸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甚至无名指和小指。疼痛性质为压迫性、紧缩性或烧灼感,常伴有窒息感。发作诱因包括劳力、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缓解。
4.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以发现心肌缺血的迹象。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让患者进行运动,观察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脏的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金标准,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5.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治疗方法包括:
生活方式改变: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可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或重建血管。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6.预防
预防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应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7.注意事项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食等。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就医:如果胸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进展。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