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3549次浏览
一、问题答案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二、相关内容
1.症状: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
乏力、疲倦、头晕、心慌: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的左心衰竭血液进行再分配时,可导致肾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出现少尿。长期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2.体征:
肺部湿性啰音: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增高,液体可渗出到肺泡而出现湿性啰音。多出现于两肺底,并随体位变化而改变。
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通常还可出现心率增快、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杂音。
3.检查:
X线检查:心脏扩大,肺门血管影增强,肺叶间水肿可出现KerleyB线。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积液、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检查。
4.诊断: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5.治疗:
病因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戒酒。
改善症状:包括休息、低盐饮食、吸氧等。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等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如合并心脏不同步,QRS波增宽,可考虑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
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左心室辅助装置等。
6.预防:
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心律失常、钠盐摄入过多、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疾病,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