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7-13
9872次浏览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2)鼓膜穿孔后,可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3.全身治疗
(1)全身症状较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
(2)若有鼓膜穿孔,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4.手术治疗
(1)单纯型中耳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骨疡型中耳炎,可行鼓室探查术,并尽量去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3)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耳内进水,不要自行挖耳,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应定期复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治疗应更加谨慎,因为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听力和语言发育。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听力下降、耳痛、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此外,老年人患有慢性中耳炎时,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治疗难度较大,更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慢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耳内进水,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同时,应定期复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