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9903次浏览
中医将伤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热期相似;而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肠伤寒”“副伤寒”等疾病相似。根据其不同类型,治疗方法如下:
1.广义伤寒:
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等症状。治疗时应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原则,可选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
暑湿感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原则,可选用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等方剂。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等症状。治疗时应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原则,可选用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2.狭义伤寒:
肠伤寒: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腹胀、便秘或腹泻、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养阴和胃为原则,可选用黄芩汤、葛根芩连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方剂。
副伤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为原则,可选用银翘散、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等方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剂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和调整。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风着凉,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