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4496次浏览
低血糖症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包括:
1.药物性:最常见的原因。某些药物,如磺脲类降糖药、胰岛素、水杨酸、心得安等,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导致低血糖。
2.特发性:指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
3.肝源性:各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淤血、肝硬化、肝癌等,可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或胰岛素灭活障碍,导致低血糖。
4.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瘤或β细胞增生,可自主性分泌过多胰岛素,导致低血糖。
5.其他:严重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肾衰竭、心力衰竭等,也可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以及个体的反应性有关。常见症状包括:
1.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
2.中枢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嗜睡、抽搐、昏迷等。
3.其他: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性格改变等。
低血糖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血糖检测以及相关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在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对于不明原因的低血糖,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胰岛素、C肽测定、胰腺CT等,以明确病因。
低血糖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快速补充糖分:轻症者可口服糖水、糖果、饼干等,重症者需要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2.调整药物剂量:对于药物性低血糖,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种类。
3.治疗原发病:如肝源性低血糖,需要积极治疗肝脏疾病。
4.预防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物等。
对于低血糖症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避免自行处理:不要自行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免引起血糖过高。
3.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4.告知医生用药情况:在就诊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同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定期监测血糖,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