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4545次浏览
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其病因和表现较为复杂。以下是关于低钾血症的严肃医疗原创精编
一、病因
1.摄入不足
长期禁食、少食或静脉补液中钾盐补充不足。
偏食或厌食导致钾摄入不足。
2.丢失过多
经胃肠道丢失,如频繁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
经肾脏丢失,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呋塞米等利尿剂的长期使用。
经皮肤丢失,如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
3.钾分布异常
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碱中毒等。
肾排钾功能减退,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二、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
肌肉无力,甚至瘫痪,以下肢最为常见。
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2.心血管系统
心肌兴奋性升高,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
严重低钾可导致心脏骤停。
3.胃肠道系统
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其他
代谢性碱中毒,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长期低钾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出现肾浓缩功能障碍,导致多尿、夜尿增多。
三、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导致低钾血症的病因。
2.检测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可明确诊断。
3.心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低钾血症,并判断心肌受损程度。
四、治疗
1.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呕吐者止吐、腹泻者止泻。
停用可能导致低钾的药物。
2.补钾
口服补钾:常用枸橼酸钾,适用于轻症低钾血症。
静脉补钾:常用氯化钾,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心律失常。
3.监测血钾和心电图
补钾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变化,及时调整补钾剂量和速度。
五、注意事项
1.对于严重低钾血症或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尽快静脉补钾。
2.补钾时应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尿量在40ml/h以上时方可补钾。
3.补钾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如有应及时调整补钾速度。
4.长期低钾血症患者补钾后需逐渐减量,以免血钾过高。
总之,低钾血症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于低钾血症患者,应及时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并密切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