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2
6687次浏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以下是关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相关介绍:
1.病因:
细菌通过血行感染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儿童长骨的干骺端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停留、繁殖,发生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后感染,也可导致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2.症状: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39℃以上,儿童可因高热而抽搐。
患部疼痛剧烈,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局部有明显压痛。
早期患部皮肤发红、肿胀,继而出现广泛性的皮下瘀血斑。
当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时,疼痛可有所减轻,但局部症状更加明显。
3.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局部分层穿刺: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发病2周后X线检查可显示骨质疏松和骨质破坏。
4.治疗:
全身支持治疗:包括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等。
抗生素治疗:早期、联合、足量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局部治疗:早期可进行局部冷敷,缓解疼痛;后期可进行热敷、理疗等,促进炎症吸收。
手术治疗:对于有脓肿形成的患者,需进行切开引流;对于有死骨形成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清除死骨。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避免感染扩散。
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后,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预防感染。
总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