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是什么

发布于  2024-12-30

8845次浏览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影响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以下是关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的一些重要信息。

1.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的类型

大血管病变:主要影响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中血管,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

小血管病变:主要累及直径小于200微米的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与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密切相关。

神经病变:糖尿病可损伤外周神经,导致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神经病变,影响肢体功能。

2.症状和风险因素

症状:包括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发冷、皮肤溃疡、感染等。

风险因素:除了糖尿病本身,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程长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诊断和检查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史和相关检查,如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医生还会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心血管风险因素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治疗方法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的基础。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

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可改善血管功能、预防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和手术:对于严重的血管病变,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血管旁路手术等。

神经病变治疗:针对神经病变,可采用药物、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

5.预防和管理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管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受伤感染。

及时治疗其他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治疗建议。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可能增加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管理。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血管病变,应特别关注。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需加强足部护理,预防感染和截肢。

综上所述,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病变,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周围血管病
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高发病种,若长期不愈,病情将呈进行性发展,重者将导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阳痿
马卫国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阳痿在医学上指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可能与血糖过高、局部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有关。 1、血糖过高 患者血糖过高易引起体内内分泌系统失调,睾丸处细胞代谢障碍,且体内相关的激素分泌异常,影响阴茎勃起,引起勃起功能障碍。 2、局部神经病变 当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时,可阻碍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向阴茎传递,使勃起组织中血管调节失控,从而使得海绵体无法完全充血,引起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3、周围血管病变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血管病变时,血管腔发生狭窄,使阴茎部位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阴茎勃起发生障碍。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疲劳。保持规律运动,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若有不舒服的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糖尿病不治疗会有什么影响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不治疗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影响。 1、中枢神经病变 糖尿病不治疗导致长时间糖代谢障碍、神经营养因子不足,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加快脑的老化,引起老年性痴呆。 2、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不治疗还会导致自主神经病变,造成多脏器功能调节异常,出现腹泻、便秘、尿失禁等症状。 3、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不治疗导致微血栓形成和微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周围血管病变,造成肢体溃疡、坏死。
糖尿病不治导致的后果是怎样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不治疗可能会引起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不良情况。 1、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若不积极配合治疗,可能会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使肢体溃疡,甚至坏死。 2、神经病变 若患者长时间处于血糖偏高水平,也可能会影响周围神经系统,导致痛觉丧失。 3、肾脏病变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处于血糖升高的状态,可能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肾功能受损。
糖尿病会引起浮肿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一般会引起浮肿。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肾脏病变,即糖尿病肾病。当肾脏功能受损后,其排水、排钠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出现身体浮肿,尤其是下肢浮肿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肾脏不能有效地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排出体外,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 糖尿病还可能并发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此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容易在身体低垂部位淤积,引起浮肿,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心脏不能很好地推动血液运行,导致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组织中。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造成周围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这可能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导致局部浮肿,例如足部、手部等部位。血管和神经的异常使得液体的正常代谢和运输受到阻碍。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蛋白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当蛋白水平降低时,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浮肿。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代谢紊乱共同促使了浮肿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浮肿,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如肾功能检查、心脏功能检查、蛋白水平检测等,以明确浮肿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积极防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对于预防和减轻浮肿至关重要。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一种周围血管损伤性疾病。 这种病变主要是由于高血糖环境持续作用,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进而引发血管狭窄、堵塞等病变。患者一般会出现下肢疼痛、发凉、软弱、间歇性跛行等下肢症状,同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肢体瘫痪等全身症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血管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情况。 一旦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要尽快到医院就医检查,明确诊断。
蒜辣素的功效
王伟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蒜辣素一般是指大蒜素,功效主要是抑制或者消灭病原体、扩张血管、保护肝脏等。 1、抑制或者消灭病原体 大蒜素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抑制或者消灭作用,如百日咳杆菌、伤寒杆菌、阴道毛滴虫、蛲虫等,可以用于百日咳、伤寒、滴虫性阴道炎、蛲虫病等疾病的缓解。 2、扩张血管 大蒜素还可以通过钙拮抗扩张外周血管,从而帮助治疗周围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 3、保护肝脏 大蒜素可以抑制肝损伤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水平升高,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肝脏。
高脂血症是什么及症状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关于其症状,大多数情况下,高脂血症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体征,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色瘤、早发型角膜环、眼底改变以及动脉硬化等表现。 1.黄色瘤 这是一种脂质沉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黄色或橙色的斑块或结节。这些斑块多出现在眼睑周围,也可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 2.早发型角膜环 这是一种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积,约40岁以下患者出现此症状可提示存在高脂血症。 3.眼底改变 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出现眼底改变,表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折射所致。 4.动脉硬化 由于脂质在血管内皮的沉积,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高脂血症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吡格列酮的作用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吡格列酮的主要作用是降血糖。 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能够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使胰岛素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吡格列酮还能减少肝糖的输出,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吡格列酮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特别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对于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心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吡格列酮还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足病的治疗方法?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 1.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这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实现。 2.改善血液循环: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存在血液循环障碍,因此改善血液循环对于治疗糖尿病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等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 3.抗感染治疗:如果糖尿病足发生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4.清创:对于糖尿病足的溃疡和坏疽,需要进行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源。清创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扩散。 5.伤口护理: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可以使用敷料进行包扎,定期更换敷料。 6.穿鞋注意事项: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加重病情。 7.定期检查: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查,以及足部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总之,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糖控制、血液循环、感染情况、伤口护理等多个方面,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要注意足部护理,定期进行检查,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截肢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泡脚把脚泡黑了怎么办?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如果泡脚把脚泡黑了,可能是泡脚时间过长、水温过高、使用了刺激性的泡脚产品或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停止泡脚: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导致脚黑的泡脚产品或方法,避免进一步刺激皮肤。 2.清洁脚部:用温水轻柔地清洗脚部,去除残留的泡脚液或污垢,但不要过度摩擦皮肤。 3.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涂抹脚部,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龟裂。 4.观察症状:密切观察脚部皮肤的变化,如是否有疼痛、瘙痒、肿胀等不适症状。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5.就医咨询:如果脚部皮肤出现明显的黑斑、水疱、脱屑等异常情况,或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6.注意个人差异:每个人的皮肤对刺激的反应不同,如果经常出现泡脚后脚黑的情况,可能是个体差异导致的。可以尝试调整泡脚的时间、水温或使用其他温和的护理方法。 7.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不良者或皮肤敏感者,泡脚时更需谨慎。如果不确定是否适合泡脚,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穿着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也有助于维护脚部健康。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怎么治疗
田鹏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长时间患有糖尿病,外周血管、动脉会引起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其症状包括肢体发凉、麻木,后期患者会出现肢体溃疡和坏死。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建议患者通过CT或磁共振确诊,确诊后,患者在控制饮食、口服改善微循环药物同时,还需要做介入治疗,比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把血管打通,改善肢体血运,能够避免发生溃疡、坏死。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什么意思?
张燕妮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二型是糖尿病的一个分类,主要是指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伴有胰岛素抵抗类型的糖尿病,对于全身多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出现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糖尿病发生时间比较长,由于血糖升高时引起神经纤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导致神经纤维肿胀以及变性,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的麻木疼痛,像针刺一样烧灼样的感觉。通常以下肢较上肢严重,两侧肢体可能同时或先后发生,典型的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很轻微的刺痛及感觉明显的疼痛,严重的穿衣服及盖被子亦会感觉到疼痛。
周围血管病怎么治?
富智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我们所说的周围血管疾病通常是指除心脑血管疾病外的一些血管相关的疾病。常见的有动脉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等。动脉疾病主要是通过抗血小板治疗或手术等来改善血管的狭窄和闭塞。
周围血管病包括哪些?
富智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我们把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称为周围血管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包括周围的动脉静脉淋巴、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有静脉曲张、静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溶栓、扩血管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血管的吻合来修补搭桥等综合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