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431次浏览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腹痛发作时,患儿会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拒食。随后,患儿可能会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由于套叠的肠段黏膜受到损伤所致。在右上腹或脐周还可以摸到腊肠样、稍活动并有压痛的肿块,这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肠套叠,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灌肠复位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空气或钡剂灌肠,将套叠的肠管复位。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灌肠复位失败或出现肠坏死等并发症的患儿。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小儿肠套叠:
1.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
2.避免感染: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毒或细菌。
3.及时添加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4.适当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总之,小儿肠套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应了解相关的预防知识,帮助孩子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