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069次浏览
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春秋季节发病较多。其主要病因如下:
1.饮食改变
添加辅食过急、添加的食物量突然增加或改变食物种类,如由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添加淀粉类食物等,都可能导致肠套叠的发生。
2.肠道炎症
急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肠道蠕动节律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
3.解剖因素
小儿肠系膜相对较长,系膜尚未固定,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肠套叠。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可导致肠道蠕动异常,从而诱发肠套叠。
5.遗传因素
某些肠套叠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总之,小儿肠套叠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添加辅食,避免饮食过度或突然改变。如果孩子出现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