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6781次浏览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脑性瘫痪征兆:
1.运动发育落后
(1)如果儿童在出生后3个月内仍然不会抬头,4个月时仍然没有手部抓握动作,或者6个月时仍然不会翻身和独坐,就需要引起重视。
(2)在7-10个月时,患儿可能不会爬,或者爬行时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膝盖跪着爬行等。
(3)1岁时不会站立,或者站立时脚尖着地、双腿交叉、剪刀步等。
(4)2-3岁时走路仍然不稳,容易摔倒,或者出现踮脚尖、足内翻或足外翻等异常步态。
2.肌张力异常
(1)患儿可能会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肌张力过高时,肌肉会比较紧张,肢体活动受限;肌张力过低时,肌肉会比较松弛,患儿可能会出现软绵绵的感觉。
(2)常见的肌张力异常表现包括:握拳时手指紧握、上肢内收、下肢伸直交叉、脚尖着地等。
3.姿势异常
(1)患儿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姿势,如头部倾斜、脊柱侧弯、髋关节脱位等。
(2)常见的姿势异常包括:仰卧时头部后仰、下肢伸直;侧卧时头部偏向一侧;站立时重心向前倾、膝盖弯曲等。
4.反射异常
(1)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会出现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如果这些反射在3个月后仍然存在,或者出现了异常的反射,就需要警惕脑性瘫痪的可能。
(2)常见的反射异常包括:握持反射不消失、拥抱反射亢进、交叉伸展反射等。
5.智力发育迟缓
(1)脑性瘫痪患儿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缓。
(2)患儿可能会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
6.其他症状
(1)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吞咽困难、流涎、呼吸困难等症状。
(2)如果患儿存在以上症状,或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哭闹、喂养困难、睡眠不安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小儿脑性瘫痪征兆,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