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3648次浏览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发生的痛经,以下是关于原发性痛经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除此之外,原发性痛经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痛阈较低的患者更易感觉疼痛。
2.症状: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
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
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检查:
妇科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可有子宫过度后倾、子宫颈狭窄等。
其他检查:如超声、腹腔镜等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可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酮洛芬等,以缓解疼痛。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宫寒所致,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
5.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总之,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理,以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