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2054次浏览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接下来将为你详细介绍心源性哮喘的相关信息。
一、心源性哮喘的原因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
二、心源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1.症状
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甚至出现端坐呼吸。
咳嗽、咳痰,痰液通常为白色泡沫样,有时可带血丝。
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
2.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即呼吸时肺部发出的水泡音。
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血压可升高。
三、心源性哮喘的诊断
1.病史
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
近期有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
2.临床表现
发作性气喘,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影增大,肺部淤血。
心电图检查:可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评估心脏功能。
4.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需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史,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哮鸣音,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等。
四、心源性哮喘的治疗
1.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原发病,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2.减轻心脏负荷
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以改善低氧血症。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可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水肿。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等,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3.增强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4.其他治疗
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五、心源性哮喘的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诱因,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3.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4.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特殊人群的心源性哮喘
1.孕妇
孕妇的心源性哮喘治疗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儿童
儿童的心源性哮喘治疗与成人相似,但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住院治疗。
3.老年人
老年人的心源性哮喘治疗需考虑到器官功能减退、合并疾病多等因素,治疗难度较大。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源性哮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