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6775次浏览
产后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子痫前期孕妇抽搐发作,且于产后12小时至10天内发生,抽搐时患者会出现全身骨骼肌强制性收缩,进而出现昏迷、脑溢血、脑疝、急性肾衰、甚至于死亡。以下是引起产后子痫的原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是产后子痫最主要的原因,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
血压升高:全身小血管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血管内皮损伤: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渗出,血管内凝血,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血管痉挛。
器官缺血:血管痉挛导致各器官缺血,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缺血,功能受损。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释放内皮素、血栓素A2等缩血管物质,进一步加重血管痉挛,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2.其他因素:
年龄: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营养不良:孕妇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有子痫前期家族史:孕妇的母亲或姐妹有子痫前期病史,其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明显升高。
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明显升高。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明显升高。
首次怀孕:首次怀孕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明显升高。
有心血管疾病:孕妇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慢性肾炎:孕妇有慢性肾炎,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孕妇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吸烟:孕妇吸烟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总之,产后子痫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孕妇在妊娠期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子痫前期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积极治疗,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子痫前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