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手法

发布于  2024-12-31

9029次浏览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以下是根据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手法写的一篇严肃医疗原创精编

1.手法复位原理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复位手法主要是通过手法牵引和旋转,恢复桡骨头与桡骨颈的正常解剖关系,解除环状韧带的嵌顿。

2.复位步骤

(1)患儿取仰卧位,医生坐于患儿一侧,一手握住患儿患肢手腕,另一手拇指放在桡骨头处。

(2)医生用拇指将桡骨头向远端推挤,同时将患肢逐渐伸直,一般可感到复位的弹响或弹跳感。

(3)复位后,检查患肢的活动和感觉是否正常。

3.注意事项

(1)复位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肘部疼痛的原因。

(2)复位时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桡骨头骨折或其他损伤。

(3)复位后应将患肢固定于屈肘90°位,观察1~2天,避免再次牵拉患肢。

(4)对于多次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患儿,应考虑是否存在桡骨头发育不良或其他潜在疾病,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如果复位后患儿肘部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并发症。

4.风险与并发症

(1)手法复位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桡骨头骨折、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

(2)复位后,如果固定不当或过早活动,可能会导致再次脱位。

5.特殊人群

(1)老年人:由于桡骨头和环状韧带的退行性改变,老年人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的风险较高。复位时应更加小心,避免过度用力。

(2)有肘部外伤史的患儿:如果患儿曾经有过肘部外伤史,复位时应仔细检查肘部的稳定性,排除其他潜在损伤。

(3)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某些先天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肘部的发育和稳定性,复位前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

总之,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复位手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法的轻柔、准确和适度,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复杂或有疑虑的病例,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指桡骨小头由环状韧带脱出后无法回纳,导致环状韧带、关节囊卡顿在肱桡关节间隙,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宝宝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症状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宝宝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症状有哭闹不安、活动受限、明显压痛等。 1、哭闹不安 桡骨小头半脱位后会因为神经刺激导致宝宝出现肘关节区域的疼痛,因为宝宝无法自如表达,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哭闹不安。 2、活动受限 宝宝因为肘关节处于脱位状态,可能会限制到手臂的活动范围,出现难以伸直或屈曲手臂。 3、明显压痛 宝宝肘
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手能动么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后,手部通常是能动的,但可能会出现一些活动受限和疼痛的情况。以下是关于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后手能动的具体分析: 1.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2.当桡骨小头半脱位时,桡骨头从桡骨颈滑脱,导致肘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3.虽然手部的活动可能受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手法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手法复位是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常用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与患者相对。 2.医生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拇指放在桡骨头处。 3.医生拇指由轻到重向远端推挤桡骨头,同时握住手腕的手逐渐将前臂旋后。 4.当听到或感觉到复位的弹响时,表示复位成功。 5.复位后,需要将患肢固定
桡骨小头半脱位原因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上肢被提拉后。以下是关于桡骨小头半脱位原因的分析: 1.环状韧带薄弱 5岁以下的儿童,其桡骨头发育尚未完全,头和颈的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相对松弛,不能有效地抱紧桡骨头,因此当腕、肘部被提拉时,容易发生半脱位。 2.桡骨头发育不全 桡骨头发育不全,小头与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手法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以下是根据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手法撰写的一篇严肃医疗原创 一、手法复位步骤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医生握持患肢腕部,前臂旋前,轻度牵引。 2.医生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其余四指将桡骨头向远端推挤,持续牵引下逐渐将前臂旋后
桡骨小头半脱位发生在几岁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发生在突然牵拉上肢、摔倒时伸手支撑等情况下。 这种情况在5岁以下儿童中比较常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也比较松弛,当手腕、肘部受到牵拉时,桡骨头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出,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尤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因有哪些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上肢被提拉后。那么,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因有哪些呢? 1.桡骨小头未发育好 5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头与颈的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相对松弛。当提拉上肢时,桡骨头被牵拉向上,桡骨头可部分脱出环状韧带,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上半部的组织嵌入肱桡关节间隙
五岁宝宝桡骨小头半脱位会自己好么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因提拉上肢、牵拉前臂等导致,那么宝宝桡骨小头半脱位会自己好吗? 一般不会自愈,需要就医治疗复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后,通常会出现肘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关节囊、韧带等结构松弛,影响关节的稳定性。 对于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治疗,通常采用手
桡骨小头半脱位鉴别诊断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需要和腕舟状骨脱位、桡骨茎突骨折、舟状骨骨折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腕舟状骨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时,小头向背侧凸起,而腕舟状骨脱位时,舟状骨脱位向掌侧凸起。 2、桡骨茎突骨折 桡骨小头半脱位通常是由于手部外力撞击或摔倒等引起的,在体格检查中,可以通过触诊来判断。桡骨小头半脱位时,小头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什么原因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上肢被提拉后。以下是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常见原因: 1.环状韧带薄弱:5岁以下的儿童,其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小头和桡骨颈的直径基本相同,环状韧带相对松弛薄弱,不能有效地固定桡骨头。 2.提携动作:当儿童上肢被提拉时,桡骨头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出,导致半脱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