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发布于  2025-05-15

7279次浏览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重要信息:

1.定义和症状: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的心肌梗死,但心电图上ST段并未抬高。

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但这些症状可能不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那么典型。

2.风险因素: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等。

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缺乏运动、心理压力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来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等进一步检查来确定梗死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4.治疗方法: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并改善心脏功能。

5.预防措施:

控制风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等。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

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6.注意事项: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如出现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对于患有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早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非常重要。同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是关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风险因素,可以降低患病风险,保护心脏健康。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斑块破裂造成血管堵塞而引起的心肌坏死性疾病,好发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而且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分型有哪些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分型包括两类,即慢性冠脉疾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属于一种缺血性心脏病,是不是会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有关。临床上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不同,将冠心病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慢性冠脉疾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疾病还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以及隐匿性
冠心病包括哪几种类型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慢性冠脉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种类型。 1、慢性冠脉疾病 包含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等,可能发病比较慢,平时无明显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包含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一般起
心电图正常能排除冠心病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一般不能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比如稳定型心绞痛或隐匿型患者,心电图在静息状态下可能无法显示出异常。若患者处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状态,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会出现异常动态改变。 冠状动脉粥样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有缺氧症状者,立即给予氧疗。 2、药物治疗 患者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心绞痛,缓解心律失常。 3、手术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等。 一、实验室检查 1、心梗三项检查 患者进行心梗三项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构快速判断其是否存在心肌梗死的情况,对其病情进行初步了解。 2、肌钙蛋白检查 医生对患者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水平进行检查时,可以根据肌钙蛋白的水平查看其心脏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要支架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一定需要植入支架。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的是心电图检查发生发现心肌损害,但不伴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或通过保守治疗后心脏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一般不需要植入支架。但如果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严重,通常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植入支架,以改善心肌供血。 患者
什么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心电图的一种表现,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心电图ST段出现显著的压低的现象。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形成局部血栓或病变部位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突然下降,从而造成心肌缺血发生梗死的现象,患者会出现长时间心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该如何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情况时,应该遵医嘱进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有助于其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其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有助于降低其心肌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症状有胸闷、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等。 1.胸闷、胸痛 患者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情况时,可造成其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其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疼痛可向其左肩、左臂等部位放射。 2.头晕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受损,无法向脑组织供应足够的血
冠心病的分类有哪几种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可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慢性冠脉疾病。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形成血栓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慢性冠脉疾病 慢性冠脉疾病也
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什么
石宇杰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石宇杰: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胸痛,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现持续、剧烈、难以缓解的胸痛,患者伴有大汗、濒死感。也有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除此之外,心肌梗死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心功能衰竭症状,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胸闷、喘憋、心律失常、心悸、晕厥、猝死。
心肌梗死有哪些并发症
石宇杰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了心脏本身的并发症,以及心脏以外其他脏器的并发症。心脏本身的并发症,常见的包括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一些机械的并发症。比方说乳头肌功能不全,腱索断裂,以及我们说最严重的有室间隔穿孔或者心脏破裂。那么心脏外的这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以后,心脏输出量下降,贯注不足导致的,包括有肾功能的恶化,肝功能的损伤,以及比如应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石宇杰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很多,首先是要有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然后是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患者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有不良情绪。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除了有饮食和心情,患者还应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另外,还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严重吗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往往是非常严重的。出现这种类型的心肌梗死,提示患者的血管病变较为严重,可能是多支血管都出现明显的狭窄,而且糖尿病的患者特别容易出现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虽然是非透壁的心肌梗死,但患者的心肌缺血范围往往很广,而且容易引起心功能不全出现心力衰竭。对于这种心肌梗死的患者,改善心肌缺血,往往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显像下有哪些表现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的患者主要是在心肌灌注显像中,可以看到有可逆性的灌注减低。在运动状态下存在明显的灌注减低,而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灌注就会明显好转。而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在静息状态下就存在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而在运动状态下一样存在心肌灌注缺损区,为不可逆性的。
如何区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在心肌灌注显像下,如果是典型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往往在静息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灌注缺损区。只有在负荷后,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区,属于可逆性的灌注减低。而心肌梗死的患者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以及运动心肌灌注显像,都存在固定性的灌注缺损,为不可逆性的灌注缺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