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9184次浏览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发病率相对较高。
病因:肠套叠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饮食改变、病毒感染、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等有关。
症状:肠套叠的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腹痛多为突然发作,呈阵发性,患儿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出汗。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或胆汁。便血为果酱样,提示病情严重。腹部肿块在右上腹或上腹,呈腊肠样,有压痛。
检查: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气腹或液平面,有助于诊断。B超检查可发现同心圆或靶环样肿块,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治疗: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包括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是一种微创方法,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内的患儿。手术治疗适用于病程较长、复位失败者,或出现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患儿。
预防:肠套叠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改变和病毒感染。及时添加辅食,添加辅食不宜过早或过晚。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腹部受凉。
总之,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