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9288次浏览
当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兴奋性升高: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导致钾外流减少,钠离子内流相对增加,使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减小,兴奋性升高。
自律性升高:低钾血症时,心房肌和心室肌的自律性均升高,容易发生异位节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传导性降低: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传导性降低,导致心房内和心室内的兴奋传导减慢,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2.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复极化时间延长: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复极化时间延长,导致QT间期延长,容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超极化阻滞:严重的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的极化状态过度,导致心肌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兴奋性降低,甚至出现心脏停搏。
3.对心脏收缩性的影响:
心肌收缩性降低: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缺乏,导致心肌收缩蛋白的功能障碍,心肌收缩性降低。
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低钾血症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对于低钾血症患者,应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在补钾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钾浓度,避免补钾过快、过量。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应静脉补钾,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