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3555次浏览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有何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在这类患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以下是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1.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常见的病因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2.发病年龄: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多见于中老年人。
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可早可晚,有些疾病在儿童时期就可能发病。
3.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多数起病隐匿,早期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
继发性高血压: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可出现原发病的症状,如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变薄、毛发增多等症状。
4.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病可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如肾脏疾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内分泌疾病可导致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5.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继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或得到改善。例如,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治疗肾脏疾病后,血压可能下降;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治疗原发病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危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大,且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无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都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