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8694次浏览
引起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肾前性因素:
血容量不足:如腹泻、呕吐、烧伤等导致身体大量失水,引起血容量下降,肾灌注不足,导致肾功能衰竭。
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肾灌注减少,引发肾功能衰竭。
血管收缩: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肾功能衰竭。
2.肾性因素: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发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疾病:如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等,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血管疾病:如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等,导致肾血管堵塞,肾缺血缺氧,引发肾功能衰竭。
3.肾后性因素:
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导致尿路堵塞,尿液排泄受阻,肾盂内压升高,肾积水,影响肾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神经源性膀胱:如脊髓损伤、神经病变等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尿液潴留,肾盂内压升高,引发肾功能衰竭。
总之,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尿量、尿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