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3989次浏览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病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以下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治疗方法:
1.补充血容量: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输液的种类主要有两种:晶体液和胶体液。一般先快速输入扩容作用迅速的晶体液,再输入扩容作用持久的胶体液。
输液的量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决定,原则上是“需多少,补多少”。但对老年患者和心功能不全者,要注意输注速度,避免过快、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
2.止血治疗:
药物止血: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或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血管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血管扩张,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内镜下止血:对于药物止血无效或有内镜治疗指征的患者,可采用内镜下止血方法,如注射肾上腺素、电凝、激光、止血夹等。内镜下止血具有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手术治疗:如果出血量大、药物和内镜治疗都不能有效止血,或者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穿孔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溃疡病灶,或进行血管结扎、血管栓塞等。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可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方法。
4.监测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尿量等指标,观察有无再出血的迹象。同时,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如禁食、卧床休息、心理护理等。
需要注意的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基础疾病、出血的严重程度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如果出现头晕、乏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