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1801次浏览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以下是关于脑出血形成的一些重要信息:
1.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瘤体,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些脆弱的瘤体就容易破裂出血。
2.脑血管淀粉样变: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会使脑内的小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弹性降低,容易破裂出血。
3.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壁的局部囊性扩张,其形状就像一个小鼓包。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瘤容易破裂出血。
4.脑动脉炎:因脑动脉炎导致血管壁炎症,使血管壁变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5.抗凝或溶栓治疗:如果正在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血液会变得稀薄,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6.其他:包括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脑出血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等,应积极控制血压,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