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4961次浏览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小儿腹泻推拿手法的详细介绍:
1.补脾经: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指尖方向)推向拇指根部(掌根方向),推100~3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
2.揉板门:
位置: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3.揉腹:
位置:腹部。
操作: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腹部顺时针按摩,按摩5分钟左右。
作用:消食导滞、健脾止泻。
4.推上七节骨:
位置:上七节骨位于背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推100~300次。
作用:温阳止泻。
5.捏脊:
位置:背部脊柱两侧。
操作: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将脊柱两侧的皮肤捏起,从下往上捏,捏3~5遍。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保持双手清洁,指甲不宜过长。推拿力度应适中,以小儿舒适为宜。如果小儿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脱水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推拿治疗期间,应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