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8776次浏览
文章主要介绍了小儿腹泻呕吐的相关内容,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
一、病因
1.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2)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等。
(3)寄生虫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2.非感染性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
(2)气候因素:腹部受凉等。
二、症状
1.腹泻
(1)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10次以上。
(2)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可有少量黏液。
(3)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2.呕吐
(1)轻者仅表现为呕吐胃内容物。
(2)重者可呕吐胆汁或咖啡色液体。
(3)呕吐常发生在腹泻之前。
三、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口服补液盐: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患儿。
2.药物治疗
(1)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3)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收敛止泻。
(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
3.中医治疗
(1)推拿:如补脾经、揉板门、推大肠等。
(2)艾灸:如艾灸神阙、中脘等穴位。
四、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
(1)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
(2)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3)水果应洗净后削皮食用。
2.合理喂养
(1)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添加辅食。
(2)避免过度喂养,防止消化不良。
(3)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应注意饮食。
3.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4.避免滥用药物
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做好消毒隔离
患儿的粪便应及时清理,玩具、餐具等应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