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脑瘫

发布于  2024-12-31

2502次浏览

什么是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其他异常。

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儿脑瘫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

1.早产与低出生体重:是小儿脑瘫最主要的高危因素。

2.脑缺氧缺血:如母亲怀孕期间患有重度贫血、心力衰竭、休克、一氧化碳中毒、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以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窒息等。

3.核黄疸:胆红素脑病是导致手足徐动型脑瘫的重要原因。

4.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5.脑外伤:如产伤、颅脑外伤。

6.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

7.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

8.其他:如重症肌无力、共济失调等。

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小儿脑瘫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如患儿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动作均比正常同龄儿迟缓。

2.姿势异常:姿势异常,如手指屈曲、拇指内收、足内翻、尖足、剪刀步等。

3.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

4.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

5.智力低下:部分患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6.癫痫:部分患儿可伴有癫痫发作。

7.语言障碍:部分患儿可伴有语言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等。

8.其他: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感知觉障碍等。

如何诊断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具体分析:

1.询问病史:了解患儿的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神经系统检查等。

3.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头颅MRI、CT等,以了解患儿的脑部情况。

4.评估: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判断患儿的脑瘫类型和严重程度。

小儿脑瘫能治好吗?

小儿脑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针灸、按摩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矫形器的应用等。

虽然小儿脑瘫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早期干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关键。一旦发现患儿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2.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针灸、按摩等。

3.个体化治疗:每个患儿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治疗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家庭参与:家庭在患儿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治疗,学习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

5.长期治疗:小儿脑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患儿的耐心和坚持。家长应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根据患儿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脑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孕妇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2.预防新生儿窒息: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新生儿窒息。

3.预防感染: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感染。

4.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预防脑瘫的发生。

5.早期干预:对于高危儿,应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其运动和智力发育。

小儿脑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脑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防护:由于患儿可能存在运动障碍和平衡问题,家长应注意患儿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意外。

2.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3.康复训练: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护理:家长应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和鼓励。

5.定期复查: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小儿脑瘫患者,家长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面对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可能会感到无助、焦虑和沮丧等情绪。然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

1.接受现实:首先,家长需要接受孩子的病情,认识到小儿脑瘫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疾病。接受现实可以帮助家长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面对挑战。

2.寻求支持:与其他患儿家长交流经验,加入相关的支持组织或在线社区,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议。与他人分享感受和困难,可以让家长感到不再孤单。

3.保持希望:尽管小儿脑瘫的治疗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家长要保持希望。研究表明,积极的心态对患儿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相信孩子在专业的治疗和关爱下,会取得一定的进步。

4.关注孩子的发展:尽管孩子可能面临挑战,但家长要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就。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5.自我关爱:不要忘记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放松和减压的活动,如运动、冥想或与朋友聚会。良好的自我关爱可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6.专业帮助:如果家长感到情绪困扰无法应对,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心理支持。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记住,小儿脑瘫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未来没有希望。通过专业的治疗、康复和关爱,许多患儿可以取得显著的进步,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与孩子一起勇敢面对挑战,给予他们无尽的爱和支持,将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潜力。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手足徐动型脑瘫
手足徐动型脑瘫主要是指患者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引起的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不良综合征,属于脑性瘫痪的一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婴儿吃手指头要阻止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婴儿吃手指头是否需要阻止,一般和年龄、伴随症状等方面有关。 如果婴儿的年纪较小,且不存在其他不适现象,此时吃手指头可能是探索世界、认知自我的一种手段。也可能是获得安抚和安全感的一种方式,一般属于正常现象,所以无需阻止。但若婴儿的年纪较大,伴随节律性地吐舌动作、运动发育落后等现象,还影响与他人的互动交
婴儿青蛙睡姿是脑瘫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婴儿青蛙睡姿不一定是脑瘫。 婴儿青蛙睡姿即手部呈V型、腿部卷曲呈M型的姿势,通常是婴儿在母亲子宫内身体形成的记忆,属于一种习惯性的反射动作,这种姿势往往表示婴儿在睡眠中处于放松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月龄的增长,婴儿的睡姿会逐渐趋于正常。只要其他方面无异常,一般不认为是脑瘫。 然而,如果婴儿在清醒状态
新生儿溶血黄疸要紧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溶血黄疸是比较要紧的情况。 新生儿溶血黄疸可能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胆红素水平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可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胆红素脑病,这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可遗留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新生儿未来的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溶血黄疸至关重要,通过检测胆红素水
宝宝不说话是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不说话可能与生理性因素、听力障碍、声带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 1.生理性因素 遗传、个体差异等可能致使部分宝宝说话偏晚,这属于正常情况;其次,宝宝性格内向,也可能表现为不爱说话。 2.听力障碍 宝宝因听不到声音,从而无法进行模仿说话,进而导致不会说话。 3.声带发育异常 若声带发育有问题
宝宝说话语言迟缓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说话语言迟缓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发育差异、神经系统问题等。 1.生理因素 如果宝宝存在听力障碍,可能无法准确接收语言信息,从而影响语言发展。 2.环境因素 缺乏丰富的语言刺激环境。家长与宝宝交流过少,或语言环境过于单一,都不利于宝宝语言学习。 3.发育差异 每个宝宝的发
新生儿颅内出血会自愈
张冰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甲
新生儿颅内出血有可能自愈,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如果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量较小,出血范围局限,且未对重要脑组织结构造成严重压迫和损伤,在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作用下,有可能逐渐吸收和恢复,从而实现自愈。然而,这期间仍需要密切监测,以确保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 但如果出血严重,出血量较大,或出血位置关键,影响到
核磁共振能检查出脑瘫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磁共振检查能够帮助了解患者的颅内结构有没有异常,但是不能仅凭单项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通过对患者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能够观察脑部有无明显占位、结构异常等表现,为脑瘫的诊断提供依据,但是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脑电图等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最终才能够做出诊断。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脑瘫的现象,家
三级彩超可以查出脑瘫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三级彩超一般指三维彩超,三维彩超一般查不出脑瘫。 三维彩超主要用于检查胎儿的外形特征,如颅脑、四肢、血管、脊柱、胸腔、腹腔等部位有没有结构异常,其原理是通过立体成像的技术检查,主要用于监测胎儿的动态变化,而脑瘫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三维彩超并不能明确胎儿脑组织及脑细胞有没有受损的情
新生儿o型腿会是脑瘫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O型腿一般不是脑瘫。 O型腿是指从膝盖到脚踝的两条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在新生儿中是相当常见的,通常随着儿童的生长和韧带、肌肉的发展,这种腿型会逐渐改善,趋于正常,其本身与脑瘫并没有直接联系,不必过分担心。脑瘫是由胎儿期或出生后早期的脑部损伤导致的运动和姿势障碍,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瘫痪、运
早产儿脑瘫早期症状怎么预防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出现脑瘫早期可能表现为仰卧时下肢过度伸直、两手活动减少、喂养困难、吞咽不协调、频繁吐沫、持续体重不增、双腿不易分开导致换尿布困难等,并且随着身体发育,可出现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等问题。 脑瘫没有百分百预防的方式,但女性怀孕期间避免吸烟、酗酒、接触放射线或者是毒性物质,以及避免感染风疹病毒、流感
婴儿脑瘫哺乳困难的表现
罗杰坤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甲
婴儿脑瘫哺乳困难的表现包括睡觉时哺乳婴儿,吸吮时不能关闭口腔,产生无效的吸吮。吸吮能力比较差或者同时不能从手中吃食物,不能咀嚼固体食物,出现呛奶或者吸奶等症状。因此,如果婴儿出现哺乳困难的症状,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及时进行治疗。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脑瘫
罗杰坤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甲
正常发育的小儿可以排除脑瘫,比如孕妇是非高龄产妇、无不良嗜好、孕期未接受过放射性及有害物质、营养良好、无智力障碍或者家族遗传史、胎儿没有缺氧情况、无分娩异常、足月生产等,这类情况可以排除脑瘫。其次,新生儿没有出现过入睡困难、进食困难、呛奶、没有出现运动发育迟缓、3个月能抬头、4个月能翻身、5个月6个月能够坐起来、一岁左右会走,没有出现癫痫、智力低下、感觉迟缓、行为异常、性格怪异、发育落后等表现,也可以排除脑瘫。
脑瘫如何自测
罗杰坤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甲
脑瘫自测可以通过是否有姿势异常判断,通过姿势反射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第一、抱位或者仰卧位时出现拇指趋于内收的状态。第二、侧卧时头向后仰大于20°或者出现紧张性偏斜。第三、4个月时侧卧或者仰卧时臀部高于头脸部的支撑。第四、扶持双腋立位举起时,脚面向足背方发紧,双下肢内收、交叉或者仰卧时到拉坐姿势,头后仰大于20°。第五、立位足起时,足轻碰了台面,足跟抬起,角度大于30°。第六、立位时足踏台面后,扶持重心稍前倾,并左右旋转,竖起来迈步,迈步时足跟抬起大于等于30°,而且迈步时,两脚出现交叉。
核磁共振能查出脑瘫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核磁共振不一定能查出脑瘫,脑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比如出生时前后有脑损伤,出生后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运动、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可结合核磁共振观察到有病灶,对诊断更有说服力。但磁共振只是辅助依据,只有一部分人通过磁共振观察到有病灶,因此核磁共振不一定能查出脑瘫。
宝宝不哭不闹是脑瘫
曾海江 副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宝宝不哭不闹不一定是脑瘫,有的宝宝本身性格较安静不喜欢哭闹;有的宝宝因为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外界反应淡漠、睡觉时间长智力发育也会有异常;还有的宝宝饮食差有低血糖,也会反应淡漠不哭不闹。如果宝宝存在脑瘫,一般会出现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需要到医院行头颅磁共振、脑电图等检查;不能单纯根据宝宝不哭不闹判断宝宝就是脑瘫。
脑瘫胎儿的胎动特点
周晓燕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瘫胎儿胎动没有特点。胎儿是否有脑瘫,只能出生之后进行评估。如果胎儿宫内胎动一直比较少,或者其他各种病理性因素导致胎儿慢性宫内窘迫,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宫内胎儿发育,导致宝宝出生之后脑瘫风险增大。因此,如果胎儿期间胎动一直比较少,建议孕妇孕期一定要定期产检,防止小孩有慢性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出生之后有脑瘫风险就会增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