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3422次浏览
疱疹性口炎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全年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简单,可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食具、玩具等间接传染。由于口腔黏膜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疱疹病毒感染后可迅速蔓延至口腔黏膜,导致患儿口腔疼痛、拒食、流涎、烦躁,甚至影响吞咽功能。
1.疱疹性口炎有哪些症状?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通常在舌、颊黏膜、硬腭、口唇、咽等部位出现针头大小的水疱,水疱壁薄,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
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
口腔疼痛: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患儿可因疼痛而哭闹、拒食、流涎。
淋巴结肿大: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2.如何治疗疱疹性口炎?
一般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药物治疗:可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也可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缓解口腔疼痛。
对症治疗:如发热可使用退烧药,口腔疼痛可使用口腔炎喷雾剂等。
3.疱疹性口炎需要注意什么?
隔离:患儿应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热等,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可食用温凉、清淡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米粥等。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
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口腔疼痛、进食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如何预防疱疹性口炎?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5.疱疹性口炎会传染给大人吗?
疱疹性口炎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食具、玩具等间接传染。
由于大人的免疫系统相对成熟,感染疱疹病毒后症状相对较轻,但仍可能传染给大人。
因此,在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等。
6.疱疹性口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
疱疹部位不同:疱疹性口炎主要发生在口腔黏膜,如舌、颊黏膜、硬腭、口唇、咽等部位;手足口病除了口腔黏膜外,还可在手心、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
症状不同:疱疹性口炎除了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外,还可伴有发热、口腔疼痛等症状;手足口病除了皮疹和口腔症状外,还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传染性不同:疱疹性口炎和手足口病均具有传染性,但疱疹性口炎的传染性相对较弱,手足口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
7.疱疹性口炎会复发吗?
疱疹性口炎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潜伏在人体神经根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激活,导致疱疹复发。
因此,疱疹性口炎可复发,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者等。
为了减少疱疹性口炎的复发,可采取以下措施: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避免诱因:避免感染、疲劳、寒冷等诱因,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黏膜损伤。
抗病毒治疗:在疱疹复发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8.疱疹性口炎会影响孩子的进食吗?
疱疹性口炎会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溃疡,患儿可因口腔疼痛而拒食。
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为了缓解孩子的口腔疼痛,可采取以下措施:
给予温凉、清淡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酸、热等刺激性食物。
使用口腔炎喷雾剂等药物:可缓解口腔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给予安慰和鼓励: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疱疹性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可引起口腔疼痛、拒食、流涎等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孩子的口腔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家长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以预防疱疹性口炎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