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1141次浏览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可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心肌酶学检查可发现心肌梗死标志物升高,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等。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PCI是通过经皮穿刺血管,将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或置入支架,恢复心肌血供。CABG是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以上,采用自身血管(如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等)建立旁路,绕过狭窄部位,恢复心肌血供。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梗死的范围、部位、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患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