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3750次浏览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除了针对病因的治疗,科学的护理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护理: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影响呼吸。
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
2.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心律、血压、呼吸频率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变化,观察有无发绀、鼻翼煽动等缺氧症状。
观察有无水肿:注意观察下肢、腰骶部等部位有无水肿,定期测量体重,了解水肿变化情况。
3.氧疗护理:
低流量吸氧:根据病情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为1~2L/min,以纠正缺氧状态。
注意用氧安全:保持吸氧装置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吸氧管,防止交叉感染。
告知患者用氧注意事项:如不要自行调节氧流量、避免长时间吸氧等。
4.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利尿剂、强心剂等,注意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观察药物疗效:如使用利尿剂后,注意观察尿量和体重的变化;使用强心剂时,要注意心率和节律的变化。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如使用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5.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
避免皮肤损伤: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给予皮肤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6.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耐心解释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等。
7.健康教育:
戒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吸烟对肺心病的危害,劝其戒烟。
预防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按时复诊:告知患者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