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9758次浏览
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结核菌初次感染:
原发性肺结核:为结核菌初次感染而发病。
继发性肺结核:为外源性再感染,也有少数是体内潜伏的结核菌重新繁殖而发病。
2.病理特征: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是其病变特征,由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继发性肺结核:病变多样,可出现干酪样肺炎、空洞、结核球、支气管内膜结核等。
3.临床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症状多轻微而短暂,可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儿童症状相对较重。
继发性肺结核:症状较复杂,可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多数患者有较长时间的咳嗽、咳痰史。部分患者可出现反复咯血。此外,还可能有肺外表现,如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4.转归:
原发性肺结核:大多数患者可自行吸收或钙化,少数患者可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继发性肺结核:病情迁延,易反复,且多有支气管播散,较易发生干酪样肺炎和空洞。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5.治疗:
原发性肺结核:以化疗为主,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对于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患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继发性肺结核:化疗原则与原发性肺结核相同,但治疗疗程相对较长。对于一些难治性病例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6.传染性:
原发性肺结核:传染性相对较弱。
继发性肺结核:传染性相对较强,尤其是空洞型肺结核和干酪样肺炎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核菌检查等。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肺结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传染性。此外,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原发性肺结核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