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7261次浏览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以下是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症状
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耳鸣等症状。
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压升高。
2.危害
原发性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眼底病变,影响视力。
3.诊断
医生会通过测量血压来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在安静状态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确诊。
有时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糖、血脂、肾功能等,以评估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4.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5.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
还应定期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糖、血脂、肾功能等,以评估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6.注意事项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