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9045次浏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以下三型:
1.初发劳力性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次发生劳力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
2.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增强。
3.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此外,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常伴有下列情况:
1.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的作用减弱。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梗死或ST段压低≥0.1mV,T波倒置≥0.2mV。
3.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应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之,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