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6680次浏览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
肛腺感染:肛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易受损伤或发生炎症,感染后可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扩散,是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原因。
其他感染:如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感染,可导致肛腺感染,进而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损伤:
肛管直肠周围组织损伤后,细菌可通过损伤处进入组织间隙,引发感染,形成脓肿。
医源性损伤:如行内痔注射、肛瘘手术等操作时,若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可导致感染,形成脓肿。
3.其他:
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导致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局部刺激:如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久坐、久蹲等,可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脓肿。
总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肛腺感染、损伤、其他感染等。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生,应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损伤,积极治疗肛肠疾病,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久坐、久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