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8412次浏览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以下是关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适应不良、胎盘缺血、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等有关。
2.高危人群:
年龄≥40岁;
子痫前期病史;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慢性高血压;
糖尿病;
肾脏疾病;
遗传性易栓症;
多胎妊娠;
首次怀孕;
妊娠间隔时间≥10年;
营养不良;
低社会经济状况。
3.对母婴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可导致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
对胎儿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
4.预防: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合理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增长。
5.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降压治疗:血压≥160/110mmHg时应降压治疗,目标血压为130-155/80-105mmHg。
解痉治疗:适用于子痫前期患者,预防抽搐。
扩容治疗:一般不主张扩容,仅用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
利尿治疗:一般不主张应用,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
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轻重、孕周、胎儿成熟度等综合考虑,适时终止妊娠。
6.注意事项:
孕妇应密切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孕期应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不良刺激。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孕妇应重视孕期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