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1403次浏览
小儿肠粘连是小儿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因素:
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对肠道的直接损伤、过度牵拉、电灼、止血不彻底等操作,都可能导致肠粘连的发生。
腹腔内炎症: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的腹腔内炎症,如腹膜炎、盆腔炎等,可使肠管浆膜受损,增加粘连的风险。
术后感染: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等,可导致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肠粘连。
2.其他因素:
年龄:小儿的肠道相对较脆弱,对炎症和损伤的反应性较高,因此更容易发生肠粘连。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肠套叠、肠梗阻等,可能导致肠道局部炎症和损伤,增加肠粘连的发生风险。
饮食因素:术后过早进食、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恢复,增加肠粘连的发生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肠粘连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接受腹部手术的小儿,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早期下床活动、禁食时间等,以降低肠粘连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对于有肠粘连高危因素的小儿,如曾有腹部手术史、炎症性肠病等,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