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心悸气虚

中医治疗心悸气虚的方法一般包括按摩、针灸、服用补气血药物等。

1.按摩

患者可以按摩膻中穴、神门穴、厥阴俞穴等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心悸气虚,但需避免力度过大。

2.针灸

患者可以针灸足三里穴、心俞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可以通过对上述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益气安神,改善病情。

3.服用补气血药物

患者可以秉承医生的意见服用人参归脾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有助于滋补气血,促进病情恢复。

发布于 2024-01-26   浏览1739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气虚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人体自觉心脏跳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心脏下沉感、心跳不规则、撞击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气虚怎么锻炼
气虚锻炼方法包括深呼吸练习、气功练习、散步等。 1、深呼吸练习 患者可以慢慢吸气,并保持数秒,然后缓慢呼气。每天多次进行深呼吸练习,能够帮助调整呼吸习惯,增强肺功能,改善气虚症状。 2、气功练习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姿势来调和体内气血的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对促进身体恢复有一定帮助。 3、散步 患者晨起、饭后可以适当散步提高心肺功能,从而减轻气促、声音低弱等症状。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气虚血虚是什么原因
气虚血虚考虑是饮食不节、过度劳累、久病体虚、脾胃功能失调等造成的。 1、饮食不节 长期过度节食,营养摄入不足,可导致气血亏虚。 2、过度劳累 长时间过度劳累,可消耗气血,引起气血虚。 3、久病体虚 长期生病,身体会比较虚弱,营养无法及时吸收,气血津液来源不足,进而会导致隐血亏虚。 4、脾胃功能失调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功能受损、减弱,或者营养物质摄入不够,可导致气血亏虚。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女人气虚有什么症状
女人气虚的症状表现为乏力无力、心慌气短、容易疲劳等。 女人气虚是因为体内气血不足或气血失调所引起的一种病症。气虚主要表现为乏力无力、心慌气短、容易疲劳、头昏眼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症状。特别是在运动或紧张情况下容易气短心慌。由于气血不足还会导致手脚冰凉、皮肤干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 女性在月经期间、孕期、产后以及更年期都容易出现气虚的情况,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多食用一些补气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桂圆等来补充体内的营养,从而改善气虚症状。此外,缺乏运动、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等也是导致气虚的主要原因,需要适当地调整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如果气虚情况持续不断,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气虚会影响性功能吗
气虚是否会影响性功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 气虚是中医术语,一般是指人体患者体内的气血不足,容易影响全身各脏腑功能。患者出现气虚的情况时,若气虚的情况比较轻,气可以正常推动血液循环,性功能通常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患者气虚的情况比较严重,则会造成气血两虚,影响阴茎的勃起功能,导致性功能下降。 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气虚的情况。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宫寒气虚调理方法
宫寒气虚调理方法包括调整饮食、适当运动、服用药物等,相关解释如下所示: 1.调整饮食 患者可食用姜、桂皮、山药等食物,可以帮助暖宫和补充体内气血。同时避免生冷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防加重寒凉感。 2.适当运动 还可通过登山、踢足球、打羽毛球等运动的方式促使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身体产生热量,促使气血顺畅。 3.服用药物 还可在医护人员的建议下服用人参保肺丸、通宣理肺丸、黄芪生脉饮等药物改善病情。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气虚气滞血瘀应该如何调养
气虚气滞血瘀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方式来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畅,坚持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慢跑、骑行等,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病情。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府逐瘀丸、逍遥丸、十全大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3、中医理疗 患者还可以接受针灸治疗,通过针灸血海穴、膻中穴、太冲穴等进行调理。患者还可以通过推拿按摩、刮痧、艾灸等,促进病情恢复。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女人气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女人气虚可能是饮食因素、过度劳累、久病等原因造成的。 1、饮食因素 气虚容易导致身体功能减弱。如果女人长期饮食不当,饮食中缺乏营养或者长期节食等,可能会导致身体摄入营养不足,无法生成气血而导致气虚。 2、过度劳累 长期过度疲劳、过劳工作等,会加速气血耗伤,进而形成气虚。 3、久病 存在慢性疾病的女人,会因为疾病因素导致身体羸弱,促使正气虚弱、影响气血正常运行,出现气虚。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男人补气虚吃什么
男人补气虚可以吃山药、大枣等,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药调理。 1、山药 山药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缓解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等症状。 2、大枣 大枣性温,入胃、心、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改善脾气虚弱、脏躁、失眠等症状。 3、服药调理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起到补气的作用。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气虚体质运动方法有哪些
气虚体质运动方法通常包括太极拳、瑜伽、慢跑等。 1.太极拳 气虚体质的患者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打太极拳,能够调整气息、增强气血循环,提升体能。 2.瑜伽 患者可以做瑜伽,如支撑大拜式、犁式、顶峰式等,有助于增强体内的气血流动,改善气虚的情况。 3.慢跑 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的氧气摄取量,有助于调节气虚体质,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慢跑计划。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气虚寒的症状是什么
心气虚寒的症状,主要就是胸闷、气短、心慌、面目等,甚至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面色苍白等。 心气虚寒,在中医上又被称为,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气短、形寒(身体寒冷)肢冷、脉弱、面目浮肿、阵发性呼吸急促等,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胸痛、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在受凉或者劳累以后,这种不适症状会更加明显。 导致心气虚寒的原因,主要就是劳心过度、心气损耗、病后体虚、思虑过度等。在临床上治疗心气虚寒的情况,一般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具有温补心阳作用的药物,比如可以服用甘草牡蛎汤等。烦躁者禁用。对本方过敏者禁用。 出现心气虚寒的情况,应到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擅自医院。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胸闷心悸怎么治疗
  首先要查明胸闷心悸的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导致胸闷、心悸的原因是心脏相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中医上将这种情况多归为胸痹、心痛,多是由于心气不足、心阳虚亏所引起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导致的胸闷、心悸等表现。  同仁堂中成药营心丹由人参、牛黄、蟾酥、丁香、冰片、肉桂、猪胆粉组成。人参能大补元气,补气温阳,且能扶助心气;丁香、肉桂则温肾助阳、温中散寒,通脉以止痛;牛黄、猪胆则清心化痰、开窍醒神;蟾酥强心开窍、解毒止痛;冰片芳香通窍、散郁止痛。全方共奏养心通脉、温中镇静、补气温阳的功效,治疗心气不足、心阳亏虚导致的胸闷、心悸是十分对症的。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改善心悸胸闷气短、减轻疼痛的治疗效果。  治疗上可选用北京同仁堂中成药营心丹。营心丹由人参、牛黄、蟾酥、丁香、冰片、肉桂、猪胆粉组成。人参能大补元气,补气温阳,且能扶助心气;丁香、肉桂则温肾助阳、温中散寒,通脉以止痛;牛黄、猪胆则清心化痰、开窍醒神;蟾酥强心开窍、解毒止痛;冰片芳香通窍、散郁止痛。全方可以温阳益气、温中散寒、镇静安神,共奏养心通脉、镇静止痛的功效,能够推动气血的运行,帮助疏通经络,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失眠引起的心慌严重吗
  失眠一般对心脏的发闷、心慌、气促,这些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不严重,如果长期失眠,主要表现是头疼、头晕、乏力,这些症状比较明显。  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大多数都是心脏病所引起,特别是老年人年龄比较大的,首先要考虑排除心脏病,应该立即到医院去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心胆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心胆气虚属于常见的中医内科系统疾病,具体症状主要包括心悸、气短、心慌、胸痹心痛、失眠、焦虑、容易惊醒,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情绪改变。  心胆气虚的治疗可以选用安神定志丸,也可以选用天王补心丹来进行调理,对于心胆气虚引起的心脏症状,以及失眠,可以选用安神补脑液改善。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气虚怎么补
  临床上出现肺气虚可以通过饮食疗法和中药进行调理,能够调理肺气虚食物主要有花生、芝麻、核桃、山药、西兰花等以及羊肉、狗肉,同时还可以运用补气中药,比如黄芪、党参、红枣、冬虫夏草、西洋参,另外还可以运用中成药,比如玉屏风胶囊、补中益气丸、黄芪生脉饮等。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心慌、胸闷、气短最常见的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一、心源性胸闷,如各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慌、胸闷、气短。  二、肺源性胸闷,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腔积液、肺气肿等,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心脏血管造影、肺部CT及肺功能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