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6275次浏览
尿隐血是指尿液中存在红细胞或其破裂后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浓度较低,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血尿,但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隐血试验呈阳性。溶血性尿隐血与非溶血性尿隐血在尿液成分和病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尿液成分
溶血性尿隐血主要是由红细胞破裂后释放的血红素所引起,而非溶血性尿隐血则主要是由完整的红细胞所导致。
二、病因
1.溶血性尿隐血
通常表现为尿隐血试验阳性,但红细胞阴性。这种情况多见于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可能由各种血管内溶血引起,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以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则可能出现在挤压综合征或缺血性肌坏死等疾病中。
2.非溶血性尿隐血
表现为尿隐血试验阳性和红细胞阳性。通过尿沉渣相差显微镜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如果红细胞畸形率超过70%,则可能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疾病。若红细胞畸形率低于70%,则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或炎症等引起。
对于尿隐血患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