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3559次浏览
脑出血脑疝(脑疝通常指脑疝出或脑疝形成)是指脑出血后,由于颅内压增高,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现象。
脑疝是神经外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脑出血后形成脑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到压迫,从而发生移位。这种移位可能会使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到损伤,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脑疝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脑疝的部位和程度。例如,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瞳孔改变、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枕骨大孔疝患者则可能出现呼吸骤停、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
治疗脑出血脑疝的关键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的压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则包括开颅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等,旨在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组织受到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