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症日常应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1-01

2697次浏览

恋物症的专业名称是恋物癖,恋物癖日常应注意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克制恋物行为等。

1.加强沟通

家属日常生活中应该对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对其产生歧视行为,加强与患者沟通,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

伴侣平时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配合患者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轻患者的恋物行为。

3.克服恋物行为

患者平常需要学习恋物癖的相关知识,意识到自身的异常行为,尽量控制住日常生活中的恋物行为。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恋物症
恋物症一般是指恋物癖,恋物癖主要是指患者反复收集异性所使用的物品来慢性性需求,但是患者对异性本身或性器官没有兴趣。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恋物症
杨海英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恋物症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出现,但相对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出现的较多,恋物症是指某个人对某个物体过分的依恋,如果将物品他拿走之后,内心就会焦躁不安。儿童可能会大喊大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的原因也不一样。对于婴幼儿来说,因为其刚从温暖的子宫里出来,会对于毛茸茸的东西比较依恋,因为抱着毛茸茸的东西,让他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但常见的原因是父母过早的离开子女,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身边抚养,孩子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寻找安全感的过程中就会对某个物体特别迷恋。成人对于物体的依恋往往可来自于自身的人格缺陷,也可能是由于在某个环境中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此时需要借助一个物品缓解压力。
得了恋物症应该怎么治疗
杨海英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恋物症要根据患者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多是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该病,没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该病。恋物症患儿的父母还要经常陪孩子说话聊天,让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另外,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提高患儿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恋物症背后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
杨海英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患者出现恋物症一定是内心出现冲突、纠结,这种冲突和纠结无法释放甚至无法解决时,才会将情绪转移到物体上。比如老年群与他子女分离,如果另一方独居,则更容易出现对于某个物体,特别是小动物产生非常强的依赖感。因为人不管在任何的年龄阶段,都需要人的陪伴,以使生活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