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ct表现

发布于  2025-01-02

3164次浏览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包括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脊髓受压等。

1、骨质破坏

脊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该致病菌可破坏脊柱骨质,患者做CT检查时可发现椎骨上有小洞或裂痕。

2、椎体塌陷

骨质被破坏后,其承受压力的能力降低,可导致椎体向下凹陷。在CT图像上,椎体塌陷表现为椎体高度的丢失或变形。

3、脊髓受压

脊柱结核还可能会导致脊髓受压,这是由于骨头和脊髓之间的空间变小或者骨头压迫脊髓导致的。在CT图像上,脊髓受压表现为脊髓变形或密度异常。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属于骨结核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继发于肺结核。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脊椎结核传染吗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椎结核一般是指脊柱结核,脊柱结核大多都会传染。 脊柱结核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循环障碍等原因导致的,多继发于肺结核,而肺结核患者可通过飞沫传播,比如大笑、咳嗽、打喷嚏等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至空气中,而正常人若接触此飞沫可引起感染,如果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脊柱病变,就会发展为脊柱结核。 一旦确诊为脊柱结核,需要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彻底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矫正畸形。
脊柱痛是什么原因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柱痛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脊柱病变、肌肉劳损、炎症和其他原因。 1.脊柱病变 如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增生、脊柱骨折、脊柱脱位、脊柱肿瘤等,这些病变可直接压迫或刺激脊柱周围的神经、肌肉、韧带等组织,从而导致疼痛。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疼痛,常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脊柱骨质增生则是由于脊柱的退变、劳损等原因导致的骨质增生,可刺激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组织而引起疼痛;脊柱骨折、脱位多由外伤引起,可导致严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脊柱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可压迫或破坏脊柱结构而引起疼痛。 2.肌肉劳损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姿势不良等,可导致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休息后可缓解,劳累后加重。 3.炎症 脊柱的炎症性疾病,如脊柱炎、脊柱结核等,可引起脊柱疼痛。脊柱炎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可导致脊柱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脊柱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可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脊柱疼痛、畸形等局部症状。 4.其他原因 如骨质疏松、内脏疾病牵涉等也可能导致脊柱痛。骨质疏松可导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从而引起疼痛;某些内脏疾病,如胆囊炎、心绞痛等,疼痛可牵涉至脊柱而引起疼痛。 脊柱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当出现脊柱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外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
脊柱弯曲主要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柱弯曲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先天性因素、特发性因素、神经肌肉性疾病、创伤、其他疾病、不良姿势和习惯等。 1.先天性因素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出现脊柱结构异常,如半椎体、椎体分节不良等,出生后就可能存在脊柱弯曲。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异常事件有关。 2.特发性因素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类型,原因不明,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可能与神经肌肉平衡失调、脊柱生长发育异常等有关。 3.神经肌肉性疾病 某些神经肌肉疾病,如脑瘫、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等,可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从而引起脊柱弯曲。 4.创伤 脊柱受到严重的外伤,如骨折等,若治疗不当或愈合不良,可能导致脊柱弯曲畸形。 5.其他疾病 一些其他疾病,如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破坏脊柱的结构和稳定性,也可能引发脊柱弯曲。 6.不良姿势和习惯 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站姿,背过重的书包,习惯性单肩背包等不良姿势和习惯,可能逐渐影响脊柱的正常形态,增加脊柱弯曲的风险。 脊柱弯曲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心肺功能受限等健康问题。因此,对于脊柱弯曲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定期体检、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培养良好的姿势习惯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脊柱弯曲的发生。一旦发现脊柱弯曲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支具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改善脊柱弯曲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腰部脊柱疼痛的原因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部脊柱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外伤、劳损、脊柱病变、感染、退行性变等。 1.外伤 腰部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扭伤等,可能导致脊柱及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疼痛。比如在运动或意外事故中,腰部突然遭受过度的牵拉或扭转,会造成脊柱结构的改变或软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疼痛。 2.劳损 长期不正确的坐姿、过度负重或重体力劳动等,容易使腰部肌肉、筋膜等持续紧张、疲劳,产生劳损,引发疼痛。长时间久坐会使腰部肌肉缺乏活动和锻炼,逐渐变得僵硬和无力,无法有效地支撑脊柱,导致脊柱受力不均衡而疼痛;而过度负重则会给腰部带来巨大压力,久而久之造成损伤。 3.脊柱病变 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这些病变会对神经根产生压迫或刺激,引起腰部脊柱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腰椎管狭窄则是椎管容积变小,使神经受到挤压;腰椎滑脱是椎体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4.感染 脊柱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如脊柱结核等,可导致腰部脊柱疼痛,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感染会破坏脊柱的结构和组织,引起炎症反应,产生疼痛。 5.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包括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这也可能导致腰部脊柱疼痛。这些变化会使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下降,容易在活动时出现疼痛。
后背脊柱中间疼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背脊柱中间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脊柱病变、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其他原因等。 1.脊柱病变 如脊柱骨折、脊柱脱位、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这些病变可直接导致后背脊柱中间疼痛,且往往伴有局部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脊柱的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肌肉等组织,从而引发疼痛。 2.肌肉劳损 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导致后背脊柱中间部位的肌肉劳损,引起疼痛。肌肉过度紧张、疲劳,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疼痛症状。 3.椎间盘突出 当椎间盘发生退变、突出时,可能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后背脊柱中间疼,常伴有下肢放射痛等表现。突出的椎间盘改变了脊柱的力学平衡,引发一系列症状。 4.韧带损伤 过度弯腰、外伤等可造成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导致后背脊柱中间疼痛。韧带的损伤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5.其他原因 如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等也可能出现后背脊柱中间疼。这些疾病会导致脊柱的病理改变,从而引发疼痛。 如果后背脊柱中间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障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外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
后背脊柱中间一按疼痛,是怎么回事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背脊柱中间一按疼痛,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肌肉劳损、外伤、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脊柱病变等。 1.肌肉劳损 长期不正确的姿势、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导致脊柱周围肌肉劳损,出现按压疼痛。这通常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可呈酸胀感。 2.外伤 脊柱受到外伤,如撞击、摔倒等,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或骨折,引起按压疼痛。 3.椎间盘突出 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引起后背脊柱中间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4.骨质疏松 多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由于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容易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从而导致疼痛。 5.脊柱病变 如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这些病变可导致脊柱结构的改变和损伤,从而引起按压疼痛。脊柱炎患者常有慢性的腰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脊柱结核除了疼痛,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脊柱肿瘤则疼痛逐渐加重,可能伴有局部肿块。 如果后背脊柱中间一按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肢体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脊柱X线、CT、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中间疼痛是什么原因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柱中间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脊柱病变、肌肉劳损、脊柱炎、椎管狭窄、脊柱肿瘤、感染等。 1.脊柱病变 如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脊柱滑脱等。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部分可能压迫神经,导致脊柱中间疼痛,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脊柱骨折或滑脱会引起脊柱的不稳定和疼痛。 2.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背部肌肉,可能导致肌肉劳损,引起脊柱中间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休息和适当治疗后可以缓解。 3.脊柱炎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等。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脊柱疼痛、僵硬,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可能会出现畸形。 4.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会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脊柱中间及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5.脊柱肿瘤 原发性或转移性脊柱肿瘤都可能导致疼痛,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夜间尤为明显,并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其他症状。 6.感染 脊柱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如脊柱结核等,会引起脊柱疼痛、发热、盗汗等症状。 当出现脊柱中间疼痛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光、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取决于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后背脊柱中间有一个点疼痛是什么原因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背脊柱中间有一个点疼痛,可能与脊柱病变、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肌肉劳损、外伤等原因有关。 1.脊柱病变 如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这些病变可直接导致脊柱部位出现疼痛,尤其是在病变部位。脊柱炎通常会伴有僵硬、活动受限等表现;脊柱结核可能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脊柱肿瘤则可能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及其他相关症状。 2.椎间盘突出 当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引起后背脊柱中间某个点的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 3.韧带损伤 过度弯腰、负重等可能导致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尤其在弯腰等动作时疼痛加剧。 4.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导致后背脊柱中间部位的肌肉劳损,产生疼痛,休息后通常可缓解。 5.外伤 脊柱受到直接撞击等外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疼痛。 如果后背脊柱中间的点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障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脊柱X线、CT、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负重,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
后背脊柱疼是什么原因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背脊柱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脊柱病变、肌肉劳损、外伤、骨质疏松、其他原因等。 1.脊柱病变 如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脊柱炎等。椎间盘突出时,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可导致后背脊柱疼,常伴有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脊柱侧弯会使脊柱两侧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疼痛。脊柱炎则是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后背僵硬、疼痛等表现。 2.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后背脊柱周围肌肉劳损,进而产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休息后可缓解,劳累后加重。 3.外伤 脊柱受到外力撞击、扭伤等外伤时,可能会引起脊柱骨折、脱位或肌肉拉伤等,导致后背脊柱疼,同时可能伴有活动受限等情况。 4.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可导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从而引起后背脊柱疼,疼痛可在翻身、起床等活动时加重。 5.其他原因 如脊柱肿瘤、感染等较为少见的情况也可能导致后背脊柱疼。脊柱肿瘤早期疼痛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感染如脊柱结核等,除疼痛外,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脊柱错位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柱错位原因有长期劳损、急性损伤、疾病影响等。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牵引与复位、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长期劳损 长期重复性的运动或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坐姿不正确等,会逐渐累积损伤,使脊柱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错位。 2.急性损伤 如车祸、跌落、重物砸伤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脊柱,导致椎骨、关节或韧带发生急性损伤,进而引发错位。 3.疾病影响 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等脊柱疾病,会破坏脊柱的正常结构,导致错位。 二.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 对于急性脊柱错位患者,卧床休息是首要的治疗措施。通过减少脊柱的负重和活动,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 2.牵引与复位 利用牵引力使错位的脊柱恢复到正常位置。这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牵引床等方式进行。复位后,通常需要佩戴支具或石膏固定,以维持复位效果。 3.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错位严重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防止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脊柱融合术、脊柱内固定术等。
什么是脊柱结核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结核目前为止比较少见,以往都是肺结核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高频率的生活节奏导致过度劳累引起。脊柱结核,顾名思义是骨结核类型,脊柱结核是骨结核中最大的一部分,因为结核容易侵犯脊柱组织,导致椎间隙变窄,脊柱骨质破坏,周围出现脓肿。目前脊柱结核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因为生活条件改善,脊柱结核发病率不断下降。此类患者通过系统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脊柱结核手术有风险吗
徐宏文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脊柱结核手术有风险,任何手术风险都一样,但是此种风险可以控制。首先,对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一定要在抗结核治疗有效的情况下,即得到控制效果之后再进行脊柱结核治疗,这是前提条件。另外,脊柱结核的治疗跟脊柱侧弯治疗一样,也可能会有心肺并发症,甚至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所以,目前来说,在有效的控制条件下,心肺功能和脊髓损伤并发症会越来越少,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脊柱结核的症状
郑长军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柱结核的症状首先是疼痛,多数是白天疼痛,晚上能减轻。不像肿瘤,肿瘤是夜间疼痛加重。有的结核病人多数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能睡着,然后白天常常伴有乏力、盗汗、咳嗽。如果是发生在颈椎的脊柱结核,一般有头前倾、两手托着下颏、头歪等情况。如果发生在腰椎,当在地下捡东西的时候,会屈膝蹲下捡。还有的脊柱结核会出现后凸畸形,出现侧方畸形。后凸畸形就像后边鼓起一个包一样,当叩击的时候,局部会出现深部的疼痛。还有的脊柱后边会形成脓肿,顺着脓肿往上查才发现脊柱结核,所以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是比较特殊的。
膝关节结核和脊柱结核有哪些表现?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对于膝关节结核和脊柱结核,具体表现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出现疼痛症状,特别在活动剧烈劳累时,疼痛加重为典型的症状。第二,出现关节积液。第三,严重者会引起骨质增生,引起关节畸形。所以,需要积极治疗,以防引起行走困难就比较麻烦,以综合治疗为主。
脊柱结核导致的截瘫,术后能康复吗?
刘胜才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脊柱结核导致的截瘫是由于脊柱结核菌破坏骨质,压迫脊髓,从而出现截瘫。手术一般需要进行解除压迫,清除病灶。脊髓损伤恢复期较长 ,应该以按月计算。恢复可能性主要决定于其压迫的程度,脊髓损伤的严重性。如果脊髓损伤严重,无法恢复脊髓细胞—神经细胞,则没有恢复的可能。如果压迫比较轻微,绝大部分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术后应该积极的功能锻炼、高压氧、营养神经等的治疗。
哪些脊柱结核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刘胜才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脊柱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绝大部分保守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但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脊柱结核经长期的治疗,疗效不佳。2、脊柱结核破溃,脓液渗液,侵蚀脊柱,从而出现瘫痪或者可能出现瘫痪。3、脊柱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需要重建脊柱的序列,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积极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抗结核治疗,绝大部分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